来源:济南九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时间:2025-02-18 02:06:53 [举报]
保障测振仪对于试样检测的准确性须要特别留意以下细节:
(1)测点的选择。测振仪检测时应满足下列要求:①测振仪检测机械设备时测点要尽可能靠近振源,对振动反应敏感,减少信号在传递途中的能量损失。②测振仪检测机械设备要有足够空间放置传感器。③符合安全操作要求,由于现场振动测量是在设备运转状态下进行,所以人身和设备的安全。
(2)测量单位的选择。测振仪进行检测工作时通常按下列原则:低频振动(<10Hz)采用位移测量;中频振动(10~1000Hz)采用速度测量;高频振动(>1000Hz)采用加速度测量。对大多数机器来说,较佳诊断参数是振动速度,因为测振仪它是反映振动强度的理想参数,所以国际上许多振动诊断标准(如ISO10816-3)都是采用速度的有效值作为判断参数。在选择测量参数时与采用的判别标准所使用的参数相一致,否则判断状态时将无据可依。
开始测量进行振动测量。如没有特殊情况,每个测点须测量水平(H)、垂直(V)和轴向(A)三个方向,测量数据用表格做好详细记录。
振动时效(VSR)是指金属构件在激振设备周期性激振力的作用下,以一定频率发生共振,形成的动应力使构件在半小时内发生数万次大振幅的亚共振振动,使内部残余应力叠加。达到一定值后,应力会超过屈服极限,产生微小的塑性变形,降低残余应力,强化金属基体。
而后振动在其余应力集中部分产生同样作用,直至不能引起任何部分塑性变形为止,从而使构件内残余应力降低和重新分布,处于平衡状态,提高材料的强度。构件在后序安装使用中,因不再处于共振状态,不承受比共振力更大外力作用,振后构件不会出现应力变形。
振动时效可视为循环动态应力下的循环应变,金属材料中的晶体位错运动导致微观应力的增大,从而调整应力稳定元件的尺寸。在实际加工中,工件的重量、体积、结构形状都是不同的。振动时效前正确设置工艺参数。需要调整工件的主振频率、副振频率、冲击力、冲击点和支撑位置,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。
微观上,只要温度在零度以上,金属原子就一直在运动。由于残余应力的影响,这些原子处于不平衡运动状态,但又在努力回到平衡位置,所以需要能量。为老化的金属元素提供机械能,释放限制金属原子复位的残余应力,加速金属原子回到平衡位置。
振动装置与其他两种老化方法一样,通过物理效果处理残余应力的释放。残余应力的消除只是微观概念,其原理只能用微观原理理论解释,所以肉眼无法观察残余应力是否被消除,消除了多少。
国内外对振动时效的机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并达成以下共识。振动时效是对金属元件施加周期性的力(动应力)。在振动时效过程中,作用于金属构件各部分的动应力与内部残余应力重叠。如果叠加尺寸大于金属零件的屈服极限,金属零件的光栅就会滑动,产生轻微的塑性变形,达到终残余应力的意图。
热时效存在着能耗大、本钱高、资料机械功能下降、大工件等弊端;天然时效时间长,功率低,仅能使应力消除2 %~10 %等弱点。在很多国家60年代开始研讨采用振荡时效来消除金属工件内剩余应力。跟着研讨的深化,振荡时效工艺技术便发生并不断改进。振荡时效工艺,国外称为“VSR”办法,是利用共振原理下降和均化金属结构内部剩余应力,获得结构尺度精度稳定的一种新技术,其特色可取代传统的热时效和天然时效工艺。
标签:双鸭山时效振动仪,四川时效振动仪,江西时效振动仪,辽宁时效振动仪